为帮助SAIF同学更深入了解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从业人员素质要求,12月16日下午职业发展中心特别邀请了国元证券投资银行总部高级经理齐明先生,给同学们带来“投行新人入门与提高”的主题讲座。
齐明先生工科出身,毕业后先从事软件工程,后转行金融,背景与经历都非常贴近金融MBA同学的实际情况。齐先生活跃于“投行先锋论坛”等投行专业人士交流平台,非常乐于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与心得,此次讲座即围绕投行工作的方向选择、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态度、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多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
齐先生首先介绍了国内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的概况,相比国际投行的业务模式,国内投行的业务还略显单一,目前主要还是销售有价证券,但正因为与国际投行的差距,这个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意向在投行发展的同学,可结合个人性格、兴趣选择合适的岗位和平台,与志同道合的团队同事共同成长。
齐先生谈到,一个投行项目完成质量的优劣依赖于团队中关键人员的素质。投行主要分为前台,中台和后台三个业务模块,对从业人员各有不同的要求。前台业务分为承揽和承做两部分,承揽具体讲就是找项目,而承做就是做项目。无论是承揽还是承做,都需要经常出差,选择前台业务前需要了解这一工作方式给工作-生活平衡带来的影响,与家人做好沟通。而中台业务主要是质量控制和进度管理,可以接触每个项目但不深入,无需出差;一般而言,需要具备一定的投行从业经验和业务能力后,才能对项目进行良好的质量把控。后台业务即资本市场部,主要负责投行项目定价与发行销售,对接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发行的行政色彩逐渐淡化,投行帮助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的承销能力越来越重要,后台业务将成为未来券商投行业务发展的关键。因而同学们在选择投行方向后,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兴趣选择相应的岗位至关重要。
确定了目标岗位后,关于如何选择平台和团队,齐先生也提醒大家从公司背景、公司机制、团队核心与团队氛围等方面加以考虑。公司背景和公司机制如业内排名、业务特色、业务流程、发展机会、分配机制等因素考虑,关系到自己未来工作的业务内容、长远发展以及激励机制;个人与团队领导以及团队关键人物的价值观是否一致、沟通是否默契流畅,与团队成员是否有共同的兴趣、能否合群互助,也和个人能否“乐在工作”密切相关。
随后,齐先生和同学们分享了投行工作所需的工作态度和知识结构。对于投行新人而言,都是从基础、琐碎的辅助工作开始,过程中必须认真、谨慎、不辞苦碎,也格外需要坚持、耐心。结合具体案例,齐先生提醒大家,工作中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对公司、团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更需有责任心;同时投行业务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对于新人而言尤其需要团队精神,快速适应并融入团队,成为良好的“合作伙伴”。此外,齐先生也介绍了投行人员应有的知识结构,包括财务知识、法律知识、金融知识、行业知识以及项目管理的知识。投行的功能是为实体企业提供最佳融资解决方案,其前提是足够了解企业及其所在行业,因而齐先生建议有志于投身投行的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准备,有选择性地挑选感兴趣的行业研究了解。
在入行后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齐先生认为首先要勤于思考,投行需要从业人员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即便是简单工作也要避免机械劳动多加思考,从中吸收营养。刚入职的员工不能有“交作业的心态”,要能做到无论做什么工作,比如在处理一些文件的时候,不能单纯的按照要求复印或打字,要在阅读的同时有自己的学习和体悟。职场新人需要多学多问,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勇于提出好问题,同时也需潜心学习业务知识,多做多看多听多记,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宝贵的财富。良好的时间管理也是快速成长的必要能力之一。此外,身心健康、广泛的业余爱好、乐于交流也是对投行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
其后,齐先生重点推荐了投行业务相关的网站、书目、微博等参考资料,并围绕同学们关心的投行购并业务发展、资本市场部的未来发展、投行与研究及PE的对比等诸多问题,与大家进行了耐心深入的探讨交流。
讲座在大家意犹未尽的热烈掌声中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分享,了解到很多国内投行业务的现状以及人才素质要求,并期待职业发展中心未来组织更多类似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