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F与英国金融职业网深度合作,金融人才培养全球化
发布时间:2010-12-16 浏览次数:3914次
日前,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与英国金融职业网( eFinancialCareers)的深度合作正式展开,学生可通过学院主页“SAIF学生职业中心”图标进入英国金融职业网专门为SAIF学生建立的个人职业中心链接(如下图),其中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类公司与招聘职位信息丰富,且实时更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进行网上申请,提交简历,浏览市场信息,以便学生在全球范围内找到自身适合的岗位; 而且职业中心内的新闻与建议频道对SAIF学生的求职就业有很大帮助。

eFinancialCareers(eFC)于2000年创办于英国,专注于全球金融人才招聘。目前在全球18个市场设有23个网站,涵盖5种语言。eFC于2009年12月登陆中国后,学院职业发展中心即与其开展深度合作探讨。2010年10月eFC正式参与协助上海市金融办公室启动的海外金融人才网络招聘工作, 12月其为SAIF订制的学生职业中心也正式投入使用。eFC将金融行业细分为34个子行业,一方面使学生的应聘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公司雇主也视之为立足于本地的全球人才库,帮助雇主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效率。SAIF作为金融黄埔,与英国金融职业网的合作,为学院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国际化背景的金融人才,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

现阶段,金融全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高端人才需求量尤为巨大,据上海金融办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上海已聚集了986家金融机构和近23万的金融人才,尽管如此,金融机构对金融人才特别是高端金融人才的需求依然很大,具有全球化视野的金融人才更加紧缺。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董事、著名咨询公司保罗集团主席保罗 • 凯利曾指出,“上海人才很多,但缺乏国际化视野,需要进一步了解国际规则和上海实际结合的人才”。上海市市委组织部长沈红光此前也指出,上海在金融人才方面紧缺的是关键人才、创新型人才,如熟悉投资、金融衍生品、资金交易、金融理财等新兴业务的人才明显不足;更为重要的是,现阶段,上海金融人才的国际化程度仍然不高,金融从业人员中,有境外经历的仅占1.4%,真正获得国际职业资质认证的只占2.2%。国内开办金融专业的高校不少,但真正培养出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如何为中国金融业发展培养全球化视野的人才凸显的尤为重要,此次SAIF职业发展中心和eFC的深度合作目的则在于力争扩大学生直接了解国际金融机构的途径,增进学生获得国际通用金融规则指导的机会; 从而一方面使学生在全球范围内求职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促进SAIF全球范围品牌宣传推广。




联系我们
TEL:
021-62933184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