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职业发展教育课程的内容从五个部分向学员们传递了专业性职业发展规划的必要性。
第一部分的“知行业/岗位”旨在帮助学员树立一个重要观念,即实现宏大的职业目标必须从静心研究自己想要进入的行业和岗位做起。对SAIF学员而言,细致深入地了解金融业及其组织体系结构、从业务范围、业务构成、运作方式、标杆企业四个方面对金融业的子行业进行细分研究,是每位学员职业生涯规划起步的必修功课和基本功。
龙老师以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为例,从工作职责、常规工作日程、职位所需技能、职业再选择时的可选方向四个角度,对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中投资银行部、销售与交易部、研究部、资产管理部和后台部门的工作做了细致全面的讲解。通过如何了解行业的示范分析,希望学员们举一反三,借鉴行业研究的方法,学会全面了解和分析金融子行业及岗位,从而理解相应行业和岗位的人员需求,最终有的放矢地做好职业发展的准备。金融业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因而认真研究各行业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部分的“知人/知己”的重点在于,通过自我探索对自己有深入精准的了解。金融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毋庸置疑,从业人员应当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而同时金融行业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优秀的职业能力。通过对素质“冰山”模型的阐述,提示学员们关注并着力提升潜藏的可为职业发展提供长远驱动力的素质(competence),由此增强个人职业竞争力。
随之,通过职业生涯“四部曲”的分析,为学员们勾勒了职业探索与规划过程中可能经历的四个阶段,并分析了各个阶段可以通过哪些方面的努力与准备走出暂时的职业发展迷思。对于初入学的金融硕士新生而言,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归零思考”,客观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潜能,通过SWOT分析、PEST分析进而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了解个人的第一份职业选择方向。
第三部分的“知匹配”旨在告诉学员在踏上求职道路时应做的求职技能和求职心态上的准备。现场多位学员积极分享了生活中遇到的 “幸运”体验。龙老师借点评同学的经验分享指出,“充分利用机遇事件”的关键是“未决定”、“头脑开放”,在行动中识别机会,有弹性的计划效果最好。
在课程的第四部分,表达出对学员们在职业发展方面的四个期望,即通过在SAIF学习期间的系统学习,使自己获得全球化的视野、提升语言和交流能力、借由校友网络、教授和讲座资源搭建自己的人脉、提高表达自己的能力;尤其是搭建人脉这项富有挑战的工作,建议大家充分运用情商能力建立人际间的“情感账户”,积极主动做“情感存款”,才能在需要时成功“取款”,获得来自他人的资源和支持帮助。
随后,针对需学员为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应做的准备,包括加深自我认知、提升专业能力、加快职业化转变以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准备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细致的讲解。龙老师特别指出,在职场上,“不是比谁哪一段做得最好,而是比谁长期比较好”。作为未来投身金融行业的新鲜力量,尤其需谨记职业道德和诚信,走出自己稳健上升的职业通道。
最后,对于职业发展中心为金融硕士所提供的职业发展帮助与支持给与了详细的介绍。这不仅使同学们对职业发展中心的工作职能有清晰的了解,更明确地知道自己在面临职业发展困惑时如何寻求帮助,为职业发展中心与学员间的高效沟通交流做了良好铺垫。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次面向2010级金融硕士新生的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旨在新生入学时向学员传达“以终为始”的职业发展理念,激发学员规划自身职业发展的主动性,从而在职业发展中心“授之以渔”的专业协助下发掘职业潜能,最终获得各施所长的目标职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