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中国影子银行风险在可控范围

6月3日,《新民晚报》发布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的采访报道,他表示,中国影子银行在监管的严密注视下处于风险可控的状况,对于老百姓投资而言,四大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安全度相对来说更有保障。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在可控范围

前天,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钱军教授,作了一场名为“中国影子银行迅猛发展的背后 : 从银行理财产品说起”的演讲。他认为,中国影子银行在监管的严密注视下处于风险可控的状况,对于老百姓投资而言,四大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安全度相对来说更有保障。

2008年到2014年,银行发行了很多理财产品。钱军教授分析,这跟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以房地产抵押贷款为核心的影子银行是不一样的,导致我们即使存在风险,风险也不会像美国及日本当时那样的大。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家庭的负债率很低。上次股灾提供了很好的例子,泡沫破裂的时候,第一波倒下去的,是采用杠杆的人。他确信,我们的风险远远小于美国2007年的风险,因为老百姓买房子,负债的水平是很低的。即使一线城市房价下跌,对老百姓的财富会是很大一笔损失,但是从整个体系来讲,演变成美国的危机几乎不可能。第二是中国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化程度很低。当年美国的影子银行为什么问题那么大?因为美国金融体系里存在大量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化产品,而且复杂得别人都看不懂。中国的央行和银监会其实对银行理财产品及其他影子银行产品看得很清楚,进行了有效监管。

在研究中,钱军教授和他的同伴搜集了中国最大的25家银行的数据,分析发现大银行的资产不论是表内还是表外,相对来讲都是比较安全的。这25家大银行占据理财产品的市场份额在80%左右,但是真正风险大的是那些更小的、区域性的银行,包括城商行。

是什么导致2009年以来财富管理产品极速的增长?钱军教授分析说,四万亿刺激方案后产生了大量信用,进入实体经济主要是通过四大行新增的中长期贷款。由于银行的存款存在利率和存贷比的监管,到了2011年,在银行间补充存款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中小银行开始大量发行表外理财产品来应对。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要关注季度末的流动性风险。他说,一般银行间市场是风平浪静的,利息比较低,银行可以进行大量的短期拆借。但是最近几年有几次银行间的利率陡然上升,最明显的一次是2013年6月下旬,同业拆借利率一夜之间从3%升至13%。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很重要。因此,对于央行随时随地对银行加强监管的做法,他非常支持。同时他认为,银监会较好把握了对整个体系的监管,监管既能够解决现在的问题,又不破坏市场的机制,还要对不同的银行有针对性,几个方面都做到其实是很难的。

他总结说,中国的银行体系总体看风险可控,在这25家大银行里,即使出问题也是个别现象,不会是整个银行业的问题。



原文链接:http://xmwb.xinmin.cn/lab/html/2017-06/03/content_19_1.htm